苏樱凉 > 其他类型 > 我在三国经营田庄 > 第 116 章 称帝之路

第 116 章 称帝之路(1 / 3)

“那盐湖周围什么绿植都没有,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!”从青海盐湖回来的兵卒高高兴兴的同人分享一路的见闻。

分享的地点就在阳城的公园,现在阳城新区也新修了一个大的公园,比阳城府衙门口那个大得多,里面有遮风避雨的长廊,还有一些常见的果树绿植,一些亭台楼阁。

当然,为了节约成本和赶时间,亭台楼阁是用水泥做的,外立面用了一些装饰的木柱,完全不符合文人雅士精致的审美。但在老百姓眼里,已经是雍容华贵的代表了。他们特别喜欢带着孩子到公园来玩,让他们听文人读报纸和吟诗作赋。

整个公园还特地划分了区域,专门给锻炼的人圈出来了一大块平地,让他们能够跟着已经有了“神医”之称的华佗做五禽戏。

在亭台里,有弹琴、有吟诗作赋的文人。

住在附近的百姓也都喜欢到公园的路灯下做做纳鞋底、织布之类的手工活计和聊家常。

兵卒兴高采烈地说着一路的见闻,周遭围了一圈的人。

兵卒也很骄傲,这样的经历,在豫州甚至是天下十三州独一份的。

毕竟在荒漠中若是迷失了方向,那等待他们的便是死亡。

但是他们有使君给的神器,根本不用辛辛苦苦辨认方向,只要认准方向,注意脚下,就总能回来。

找到了传说中的盐湖,将盐一筐一筐地装在马车上,每一筐都有上百斤。一路运回来,经过洗涤和处理,就能产出醇香的细盐,比平时吃粗粒盐要好吃多了。

“还有这么神奇的地方?”

“是啊,我们按照使君嘱托一路找,终于找到了!多亏了使君赏赐的指南针,一路上跟着走就行了,从来都没迷路过呢。”

“而且那盐湖特别神奇,如使君说的那样,人能在上面漂浮着不沉下去,使君真的什么都知道!”

周遭围上来的人纷纷附和:“那是自然,使君就和神仙一样,当然什么都知道!”

有人质疑说:“不过,你就这么把盐的秘密说出来,会不会对府衙不利啊?”

他们都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安稳幸福生活。

兵卒摆摆手:“使君说不用保密的,还说下次去盐湖,身强体壮的人都可以报名。”

前往青海路途遥远,但找到了道路,就有源源不断的盐过来。下一批前往盐湖的人已经在招募了,这次准备更充分,使用马匹拉着板车,队伍也从百人变成了上千人。

为了防止队伍在路上出乱子和有人带盐逃脱,戏志才特地选了有家眷在阳城的年轻男子。

除了盐湖带回来的大量盐,海边垦畦晒盐法晒的盐也有了成效,源源不断地将处理好的盐运送到豫州。

有了糜家的牵线和讨伐董卓时贡献火/药拉的好感度,燕绥和徐州牧陶谦交好,两州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。借此,燕绥也和陶谦谈妥了租借大片的海边盐田。

陶谦一听晒盐后百姓都能吃得起廉价

的盐,一向体恤百姓的他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。而且海边的滩涂地放在那也没用,租出去也好。

陶谦是个性格刚直,有高尚的节操的人,燕绥并不担心他会侵占海盐资产和晒盐法子。而且有豫州的武力震慑在,即使有人撺掇,不擅长军事的陶谦也不敢做出格的事情。

更何况,燕绥大量建设盐田,招收了不少徐州无处可去的贫民,给陶谦减轻了安置流民的负担。

怎么看,这都是双赢。

天下十三州之一的徐州,有大片的平原,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东南部地区,而江苏北部就有大片的滩涂,许多地方都适合晒盐。而且,徐州北面是兖州,青州,西面是豫州,南面是扬州,地理位置很是优越,日后运输盐也方便。

燕绥这下不用避人耳目了,直接在盐渎、海州等地大面积地设置和扩张盐田,利用垦畦晒盐法源源不断地生产盐出来。

在豫州和徐州相接的地方,也修建起了一条水泥快速路,直通颍川。

不久云梦田庄就在颍川郡率先销售起了低价盐。盐粒粗粝的,只有大盐商价格的三分之一。醇香可口的细盐,价格和大盐商的粗盐持平,简单粗暴地进入了盐市。

这样一来,不管是追求口感的贵族还是满足生活基本所需的贫民,都会转而买云梦田庄的盐。

其中,高端的细盐因为细腻被人争相传颂为雪花盐。

盐商们闻风而动,他们想勾结联合起来,将云梦盐收购殆尽,再以高价出售,最终将云梦田庄排挤出去。

燕绥对付他们的法子也很简单,将云梦盐铺指定为官盐,用官府的手段来限购。每个采购盐的人,都要用路引和验传登记,且每个人只能买一斤盐,两个月才能买一次。

便宜的粗盐前面很快就排起了长龙。百姓们奔走相告,都拖家带口,大老远跑来买盐。

考量到古代没有计算机系统录入,光靠登记很容易被人钻空子,燕绥干脆建立了举报机制。

每个人买完盐后要按手印,这样被人举报后就一查一个准。抓到一个就罚苦力,还要处罚金。

一开始盐商还让奴仆乔装打扮,变着法子一日去买几次。结果

最新小说: 怨种炮灰罢工了[快穿] 咸鱼女配被大佬饲养后(快穿) [娱乐圈]手可摘月亮 等云来 被退婚后,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[红楼]林夫人种田日常 嫁给真太监后她怀孕了 咒游中当刘海恶魔 穿成太后的侄女 你不是第一个想做我男朋友的